消弧和消谐的工作原理详解
消弧和消谐的工作原理是不一样的。消弧线圈厂家介绍消弧是指当母线发生单相金属接地时,消弧装置动作使金属接地通过消弧装置动作的真空接触器直接接地,有利于母线保护动作、这样可以避免谐波的产生。消谐主要是二次谐波以及高次谐波,有利于电网的运行。
正常运行时,消弧线圈中无电流通过,而当电网受到雷击或发生单相电弧性接地时,中性点电位将上升到相电压,这时流经消弧线圈的电感性电流与单相接地的电容性故障电流相互抵消,使故障电流得到补偿,补偿后的残余电流变得很小,不足以维持电弧,从而自行熄灭,这样就可使接地迅速消失而不致引起过电压。
消弧线圈主要是由带气隙的铁芯和套在铁芯上的绕组组成,它们被放在充满变压器油的油箱内。绕组的电阻很小,电抗很大。消弧线圈的电感可用改变接入绕组的匝数加以调节。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由于系统中性点的电压是三相不对称电压,数值很小,所以通过消弧线圈的电流也很小,电弧可能自动熄灭。
一般采用过补偿方式,就是电感电流略大于电容电流 消弧线圈是一种带铁芯的电感线圈。它接于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与大地之间,构成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消弧线圈中无电流通过。
当电网受到雷击或发生单相电弧性接地时,中性点电位将上升到相电压,这时流经消弧线圈的电感性电流与单相接地的电容性故障电流相互抵消,使故障电流得到补偿,补偿后的残余电流变得很小,不足以维持电弧,从而自行熄灭。这样就可使接地迅速消失而不致引起过电压。
长期以来,我国6~35KV(含66KV)的电网大多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的运行方式。此类运行方式的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为零,非故障相的对地电压将升高到线电压(UL),但系统的线电压维持不变。因此国家标准规定这类电网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允许短时间(2小时)带故障运行,所以大大提高了该类电网的供电的可靠性。
现有的运行规程规定:中性点非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允许运行两小时,但规程未对“单相接地故障”的概念加以明确界定。如果单相接地故障为金属性接地,则故障相的电压降为零,其余两健全相对地电压升高到线电压,这类电网的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都应能承受这种过电压而不损坏。
但是如果单相接地故障为弧光接地,则会在系统中产生达3.5倍相电压的过电压,这样高的过电压如果数小时作用于电网,势必会造成电气设备内绝缘的积累性损伤,如果在健全相的绝缘薄弱环节造成绝缘对地击穿,将会引发成相间短路的重大事故。
最近浏览: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 如何判断消弧线圈的质量?解读疑问词消弧线圈的质量评估标准 2025-01-01
- 消弧消谐柜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如何?有哪些技术挑战? 2024-12-05
- 消弧消谐柜能否解决电力系统的谐波污染问题?如何实现? 2025-01-03
- 提升电气系统稳定性:探索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作用 2024-12-11
- 紧跟行业技术前沿: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新潮流 2024-11-14
- 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如何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5-01-06
- 消弧线圈的使用寿命有限吗?深度研究高频词消弧线圈的使用寿命特点 2024-12-03
- 消弧消谐柜对于建筑能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影响如何? 2024-11-08
- 消弧线圈对电气设备影响有多大?解析疑问词消弧线圈的电路保护能力 2024-11-07
- 消弧线圈成套装置的应用案例分析 2024-10-17